滇公網安備 53010202000908號
感謝您的光臨!您是第50470079位訪問者!
技術支持: 方森科技“只有當一個人上了年紀,他才可能對身邊的人,對公眾,對未來無所顧忌。他只和即將來臨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他用不著討好死神;他可以說他喜歡的東西,做他喜歡做的事。”
——《生活在別處》米蘭·昆德拉
年少時,成長多是充滿喜悅,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你總聽身邊年長的人說學生時代是一個人最美好,最無憂無慮的時光,你對此不以為然,因為你渴望沖出父母的羽翼,看看沒有了他們的庇佑,自己能飛得多高,又能獨自翱翔多久,你想體驗的是作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所擁有的一切;
成年后,成長多是一種無奈,因為它常常伴隨著撕裂的痛苦,要是不甘于平庸,你得主動去尋找這種痛苦。
它不是你摔傷時留下的淤青,過幾天就能自愈,它會一直伴你左右,直到你習慣這種痛感,覺得那是你打出生時就帶來的傷口,你才會慢慢不再去感知它。
成年后的每一次成長都是一次俯沖,你不知道你會落的多低,也不知道何時才能騰飛向上,一切都是未知。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自己的心里構筑自己專屬的世界,那個世界除了自己沒人可以看到全景,你只能通過自己的表達讓別人略懂一二。
這個世界像一座城堡,分化出不同的層次和空間,你會把一部分布局給這個人看,把其它空間展示給其他人,但是從來不會讓任何人有一覽全局的機會。
你會孤獨,那是因為你所分享給他人的是那些零零點點的碎片,而你統(tǒng)籌的卻是這些細小碎片拼湊出來的全局。
是人都會有好奇心,有的是掛在嘴上,有的是沉在肚子里,而你的生命里也總會有人不滿足于你的陳列,想窺伺的更多更深。
我們和母親的關系總是最特殊的,因為我們曾共享一個生命體。雅羅米爾和他的母親也是這樣的存在,他的母親自從有了他就把他當成自己的所屬物。哪怕雅羅米爾脫離了母體,他的母親還是把他當成自己的專屬,她希望能了解兒子的每一個想法,掌握兒子每一個動態(tài),直到結束一生。
可能孩子的成長對于母親來說也會有一種痛感,她不適應曾經與之生命共存的孩子會想張開自己的羽翼脫離為他鋪設的軌道,因此想拼命的捕捉有關他的一切細節(jié)。這當然是無可爭辯的愛,但愛的太飽滿有時會令人窒息。
有一個成語叫做點到為止,我認為即使是至親,朋友,甚至是伴侶,也不能一味的去占有,去深挖所有,這樣只會令你在乎的人離你越來越遠,盡到自己的關心就好,不要試圖去打探多余的一點一滴,那樣既與你無關也對彼此都是負擔,也有可能因此由愛生恨。
也別總想著這是一種被認可的付出和愛,沒人喜歡被一眼看透,那樣就失去了自己的一切,你想的路,不一定是他心之所向,更不用說完全吻合。
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只有自己能與自己同頻共振,也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世界體系。無論自己在成長中俯沖的有多低,煎熬的時間又有多長,心中還是要充滿信念會迎來涅槃重生的那一刻。
愿每一個人都能破繭成蝶。
作者:第五直管項目部 周雯
(編輯:張逢?。?/span>